思莱克碳化硅半导体新闻
当前位置: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 行业资讯

碳化硅衬底的技术参数解析


  • 时间:2025-11-11
  • 阅读量:1

  • 碳化硅衬底的技术参数解析
    • 总结

    碳化硅衬底的性能由其直径、导电类型、结晶质量(微管与位错密度)及表面质量(粗糙度、划痕与颗粒)等核心参数协同决定,这些参数相互关联,共同直接影响着下游器件的性能、良率与可靠性。

    物理参数结晶质量表面质量相互关系


    碳化硅衬底的物理参数

    直径

    目前市场上的碳化硅衬底主流尺寸是150mm(6英寸)和200mm(8英寸),300mm(12英寸)是未来发展方向,部分领先厂商已推出样品或小规模生产。直径越大,单次工艺生产芯片越多,效率高、成本低,但晶体生长和加工难度大,易产生缺陷,对设备精度和工艺稳定性要求高。

    导电类型

    分导电型和半绝缘型。导电型电子为多数载流子,导电性能好,广泛应用于于功率器件,半绝缘型电阻率高,用于射频和光电子器件,隔离电路区域防干扰。

    碳化硅衬底的结晶质量参数

    微管密度

    微管密度是衡量碳化硅衬底结晶质量的关键指标,早期的高密度缺陷曾严重制约器件性能与可靠性,随着行业发展,通过持续优化晶体生长工艺,目前业界已实现微管密度的显著降低。

    位错

    碳化硅晶体中的位错主要包括基平面位错、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,影响着器件良率与可靠性。

    基平面位错

    刃型位错

    螺型位错

    在器件运行中可能转化为导致性能退化的堆垛层错

    会直接劣化MOSFET沟道迁移率

    则构成漏电通道制约器件长期稳定性

    碳化硅衬底的表面质量参数

    表面粗糙度

    外延衬底表面粗糙度要求Ra通常<0.2nm,甚至<0.1nm,表面粗糙度一般控制在0.5nm以内,以此满足外延层生长要求。

    划痕与颗粒

    在碳化硅衬底的加工过程中,表面划痕与环境污染物引入的颗粒是两类关键缺陷。它们会显著增加表面态密度、引发局部电场集中,并直接导致器件导通电阻升高、击穿电压下降,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能。

    碳化硅衬底参数间的相互关系

    微管密度与位错

    表面粗糙度与结晶质量

    总厚度变化(TTV)与弯曲度、翘曲度

    微管密度引发晶体结构畸变,从而增加位错产生几率

    结晶质量影响表面粗糙度,表面粗糙度也影响结晶质量

    总厚度变化大会增加弯曲度和翘曲度,影响器件性能和良率


    推荐产品



    企业产品
    网站首页 电话咨询 碳化硅衬底工艺